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四川天立集团 >> 正文

携程去哪儿合并阿里腾讯却急了【3d坦克】

日期:2015-12-28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携程、去哪儿合并,阿里、腾讯却急了?

比特

新科技 / 新商业 / 舆论高地 / 商务IT

“老大”吃“老二”,这似乎成了今年合并圈儿的一个潮流,如两年前热议的优酷土豆;四月的58同城和赶集;前不久的美团和大众点评;以及今天拍板的去哪儿和携程。

10月26日晚间,携程和去哪儿宣布合并消息,合并完成后,携程将拥有去哪儿45%的总投票权,成为其最大股东。合并形式为百度出售去哪儿股份,然后控股携程,百度持携程25%总投票权。简而言之,之前还剑拔弩张的双方一转眼成了同战壕的战友,转变之快让人不胜唏嘘。

忽如一夜“合并来”

抛开这让人大跌眼镜的合并,事实上就在不久前双方还在微博上你来我往战个不停。为何“一夜秋风吹过”二者就化干戈为玉帛了呢?

如果看财报的话,“烧钱之殇”恐怕可以称之为主因。去年双12促销,携程就首先宣布投入5亿元,去哪儿等站也不甘示弱,立刻跟上。而这也在年末的财报得到证实,携程仅在三季度,投入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即高达9700万美元(约6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上升69%,前台火热烧钱的背后,是后台颜面无存的亏损。同期携程收入降低42%,艺龙净亏损5830万,去哪儿最多,同期亏损达5.66亿元。

钱烧出去了,格局却并未有太大改变。老大还是老大,老二也仍然坚挺。疯长的营销费用换来的只是赔本赚吆喝,这种无意义的消耗终于让双方都经受不起,而且,“烧钱大战”所引发的OTA市场的火爆景象,已经引起了巨鳄们的注意:阿里上线阿里旅行去啊和穷游,腾讯则投资同程和艺龙,想要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。携程如果不赶快结束这种两败俱伤式的斗争,面对更为强大的竞争冲击恐怕将城池不保。反复权衡下,合并似乎是最优的选择(滴滴快的就是明证)。

百度在谋划什么?

携程、去哪儿合并的背后,还站着一位大推手——百度。百度在O2O领域的投入不可谓不重。继花重金推广自家的糯米后,OTA方面的野心也可见一斑。此番合并后的携程、去哪儿,对于百度来说就好似微信之于腾讯,金融之于阿里。将有希望成为其独树一帜的配置。舍掉去哪儿控股携程,拿下足够大也足够有想象空间的旅游细分领域第一,短期牢不可破,某种程度上战略意义还要大于中短期收益。

这种放弃“直营”通过控股来进行整合布局占位,其实是腾讯的拿手好戏。百度“拿来主义”学了一手,同时又没完全放手而是以他人为媒深耕其中,后续再倒入流量、资金、资源实现向上整合,谋求更大空间。连消带打,显示了互联大佬的手段。另一方面,OTA的蛋糕太大,BAT谁也不是傻子,阿里、腾讯肯定不会坐看百度步步为营吃掉这块蛋糕,入行厮杀几成定局。

行业大哥,独孤求败?

合并后的携程、去哪儿,毫无意义成为了OTA市场中的一个庞然大物。不过,这意味着今后就高枕无忧了么?

生于忧患死于安乐,携程、去哪儿即使结合,行业情况也容不得他们高兴太久。

携程、去哪儿的业务强项在于出行、酒店等方面的预定。在这个方面短时间内确实难有对手。但OTA产业链太广阔,旅行团、自驾游、景区景点门票等等都可以拿出来好好挖一挖。随着人们旅行观念的进步,越来越多的人想要DIY式的旅游服务而不仅仅限于订一个机票酒店。可以想见,未来的旅行团购很可能被打造成一个“旅行包”——在旅游站上订购的包含出行、酒店、景区门票、知名美食等一系列的“大团结”。是的,你没看错,这种设想下携程的“主阵地”出行、酒店遭到了反侵蚀。这可不是杞人忧天,财大气粗的阿里正在虎视眈眈呢,要是明天传出了“阿里收购途牛”的消息,小编可是一点儿也不奇怪~

该合并的都合的差不多了,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,下一个该是谁呢?

推理测试题

一个夏天,某作家在书房中弹身亡。

他右手握着一把手枪, 桌子上除放着一台电扇外,只有一封遗书。遗书大致内容是说他事业上失败,所以想一死了之。电扇插头从插座里脱落出来,显然是他从椅子上倒下时将插头碰了下来。 警官把插头插进去,电扇快速转了起来。

【问】:这是自杀,还是他杀?

戳下方【阅读原文】查看答案!

友情链接:

针芥之合网 | 纳滤膜净水器 | 深圳安防家园 | 金鱼的饲养 | 常州二手家具 | 儿童美术培训班 | 行行行出状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