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 汉江一江" />
日期:2016-5-7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南水北调:陕南三市关停400家企业以确保一江清水
" class="font12" onclick="setFontSize(this,'contentBody',18)">T
汉江一江两岸水利自控翻板闸。
2014年12月27日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,取自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正式流入北京。同日,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市内配套工程第一站曹庄泵站也迎来“南来之水”。
为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,“十一五”以来,陕南三市已累计关停企业400家左右,陕南农民“当家的致富产业”黄姜皂素加工企业基本关停,造纸、 电镀等高污染行业已然绝迹,中药、缫丝、钢铁、有色金属等多个支柱产业受限。同时,水源涵养区积极推进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,为水源地保护作出了 巨大贡献。
与此同时,2011年以来,陕西省财政安排陕南三市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404.21亿元,其中下达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55.17亿元;并累计安排陕南循环发展专项资金24亿元,下达陕南移民搬迁资金103.51亿元,重点镇建设资金2.8亿元,有力地推动了水源地保护、循环产业发 展、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。
一江清水,如何永续北上?将取决于水源区生态与发展如何长久共赢。
最严环保:直面运行保障的长效考量
水源区“两场(厂)”配置采用先进工艺之多,即使在我省其他发达市区也不普遍。
2014年12月27日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,取自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正式流入北京。同日,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市内配套工程第一站曹庄泵站也迎来“南来之水”。
为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,“十一五”以来,陕南三市已累计关停企业400家左右,陕南农民“当家的致富产业”黄姜皂素加工企业基本关停,造纸、 电镀等高污染行业已然绝迹,中药、缫丝、钢铁、有色金属等多个支柱产业受限。同时,水源涵养区积极推进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,为水源地保护作出了 巨大贡献。
与此同时,2011年以来,陕西省财政安排陕南三市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404.21亿元,其中下达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55.17亿元;并累计安排陕南循环发展专项资金24亿元,下达陕南移民搬迁资金103.51亿元,重点镇建设资金2.8亿元,有力地推动了水源地保护、循环产业发 展、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。
一江清水,如何永续北上?将取决于水源区生态与发展如何长久共赢。
()
【推荐阅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