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敦煌旅游地图 >> 正文

收藏脚炉关键是看工艺【章子怡产女】

日期:2016-1-13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收藏脚炉关键是看工艺

过去一入冬,不少人家就会把脚炉找出来,供家里的老人取暖。街坊中的老人,手提一只脚炉串门,或往膝盖上搭块毯子,把暖暖的脚炉放到毯子下面,坐着打盹的场景,是昔日最为常见的市井画面。这种脚炉,多是用铜铸造,且大都是历经几代人传下来的旧物,包浆俨然,乌光锃亮,造型丰富精美,制作工艺考究,如今也进入到了收藏市场,渐为玩家所关注。

  腳爐和手爐一樣,都是冬日取暖的用具。但是,兩者的體形和工藝有很大區別,手爐的個頭小,爐壁也薄,可以捧在手上或置于袖中取暖。腳爐的體量就要大得多,爐壁也更厚實,供人踩在腳下烘烤御寒。因為冬日里人若是靜坐不動,會覺得特別冷,地面上的寒氣會由腿腳傳導至全身,古人便專門設計了一種爐膛較大、爐火更旺的取暖爐,把腳搭在上面烘烤,既不會燒爛衣褲鞋襪,又可踩踏不癟。除了在家讀書閑坐,出門訪友或到衙門辦公,乘車坐轎時帶上一個燒得旺旺的腳爐,腿腳便可烤得暖融融的,十分舒適,是昔日廣泛流行的取暖用具。

  唐宋时,脚炉就已很常见。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介绍汴京市面上的诸色杂货,就有“供香饼炭墼”。炭墼是把炭的碎末和粘性泥土捣紧,做成的块状燃料,相当于今天的蜂窝煤,专供手炉和脚炉燃烧取暖,续温时间长,更换方便。古代的一些殷实人家,有小儿要到学塾读书,冬天也会备好脚炉和炭墼,让孩子携带到学塾里烘烤,保持身体的温暖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回,宝玉到学堂读书,“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,你可着他们添”。从这些小说文字可见,脚炉除了在平民家庭普遍使用,于大户巨室之家更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。

  腳爐的造型可謂多姿多樣,有扁圓形、瓜棱形、八角形、方形等諸多樣式,但最常見的是狀圓而稍扁的壇形。一來這種造型敦實,重心低,即使不慎踢絆到,也不易傾覆,致使爐內的炭火翻倒出來。二是便于搭擱腿腳,受熱面大,烘烤時更為溫暖。三是保溫性好,即使爐中炭火燒得再旺,也不會燙壞衣物。腳爐都置有提梁,可以拎著四處行走,其設計制作也很精致,有花紋柄、扭絲柄、花籃柄、竹節柄等造型。雖然腳爐很少雕鏤圖案紋飾,但是,爐蓋的氣孔卻常有巧思,如鏨刻成梅花形、菱形,既有獨特的藝術魅力,又富有實用性,不論是燃燒炭墼、鋸末或礱糠,都能更好地散發煙氣,形成了藝術與實用的高度結合。

  收藏腳爐關鍵是看工藝,尤其是名匠制品,設計布局、制作乃至材質都為個中翹楚,也更具收藏價值。而且,雖然自上世紀中期起就已少有新制的腳爐出品,但是在腳爐成為古玩藏品后的今天,也還是要注意防偽的問題。

友情链接:

针芥之合网 | 纳滤膜净水器 | 深圳安防家园 | 金鱼的饲养 | 常州二手家具 | 儿童美术培训班 | 行行行出状元